聊聊霍贝斯

来,聊聊霍贝斯吧!

谁?你不认识?哈哈哈,原谅我开个玩笑,我想说的是Hobbies——兴趣爱好。

五四时期翻译的文章,用近似发音的中文字来指代英文词,比如,邹韬奋曾经翻译过美国作家葛露妩斯(Ruth Dewey Groves)的小说《一个女子恋爱的时候》,第一次阅读时,碰到「德律风」,我愣了许久,才明白是说「电话机」(telephone)。就连现在有些老教授,著作中也可能言「欧罗巴」,倒不是指希腊神话人物,而指欧洲大陆。这种阅读体验来自韦苇老师的《外国童话史》,它冷不丁地在句里行间冒出来,好像走在路上,猛一抬头,遇到个恍惚认识的熟人。

言归正传,说说兴趣爱好吧。或许你们看出来了:我喜欢读书。但有些偏食,爱看小说,文艺类的作品。

少年时代,文学熏陶多来自当时的杂志报刊,用有限的零花钱订过二三种童话、儿童文学期刊,比如《少年文艺》、《儿童文学》、《哈哈画报》。郑渊洁叔叔写了二十五年《童话大王》,我也就追着看了六七年的样子,从来没想过跟着学码字,倒是吃进去不少三观。《309暗室》的《铁门》篇,给童年的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以貌取人是荒谬可笑的。但是后来我也无法抵挡看见漂亮东西而想拥有的本能冲动,但我学会了,想一想再决定。而我最喜欢的长篇是《红塔乐园》,一个孩子的乐园,一个可以陪着小伙伴们永远不长大的乐土。

我高中时,老父职务变动而清闲许多,读报看书成了主业。我也跟着看了些许报刊,最喜《中国青年报》上的文摘;还跟着读了不少文革主题的伤逝文学(他天天在新华书店旁的私人图书馆借书看)。几本下来,终由于风格与少年气质不合,鄙弃之。

那时,还读过二月河的《雍正王朝》和《康熙大帝》,和「好学生圈子」外的同班同学有了交集;再是在表姐帮助下,入了不齐全的二手日漫(全套一百五十本,实在没那么多零花钱!);和班上一个男同学换书看,他借我《城市猎人》,我借他……《美少女战士》!然后,这套书的原主人,也是个男生!感谢时代——我的青少年时代,男生们并没有那么遵守性别刻板印象。

我看日漫,哦,不!那是因为我还喜欢画画,需要日漫来临摹。

除了一开始作文就写得好,我很早也能把图画书上的画,临摹得很像。这种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日趋娴熟。对,它居然不是随着练习增加而娴熟。或许,过去的我,曾错失了一个理解世界的方式。

高中毕业后,无意间看到了老父念书时候写的作文,和他存留的一幅画作——奔跑中的一匹马。再后来,我妹长大了,她也画画,她也只学过一期暑假美术班,比我画的好,能教小朋友素描。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个东西,叫基因。

可能艺术家容易穷困潦倒的刻板印象太深入人心了,谁都没想过这基因有啥大用处。我在小学暑假学了期美术兴趣班。老师看过我的自由练习作业(照着画报临摹的)后,曾专门占了32开图画本上整一页纸,用粗头的油性笔写了一句评语:

贵家长:

你的孩子很有天赋,请努力培养!

好触目的笔迹,好大的感叹号!

但这一切也只是化作尘封的记忆,我自己也没啥遗憾。小时候,总觉得自己应该要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不过,后来我才知道,那个时代的小孩儿,大部分都这么想。随着年龄增长,有些人梦醒了,我好像还没有。可能是喜欢读书,我的学习成绩还不错。成年后见的人和事多了,我发现,其实好多画画不赖的人,学习成绩都不错,或者反之也成立?

画画的时候,人物最难,但我总知道自己能不能画。能画的时候,就是得在那个状态。状态是什么?这事儿说不清楚,反正画的时候就知道了。状态不在的时候,就不太想拿原画对比给人看了——没有原画的韵味,不过有时候差那么一丁点的时候,别人不一定看得出来,反而觉得你画得有那么点意思。

一张画,我开始画了,就一定会画完,从不半途而废,大概是因为画的少。看书也是,从来不半途而废。一本书,必须从头到尾读完,小说尤其如此。

直到有一天,在市工会的私人图书馆,我借了本张抗抗的小说(书名记不清了)。没看过这么难看的,硬逼自己也没用,没看完就还回去了。但在这个图书馆,我认识了台湾作家刘墉。一口气读完了他的《萤窗小语》系列,做了大半本的摘抄。再后来,小城市里那家最大、上架图书却少得可怜的新华书店,居然引进了他的新作:《超越自己》、《我不是教你诈》;还有他儿子的作品:《Why not? 给自己一点自由》、《寻找自己》、《属于那个叛逆的年代》。那些书,在书架上崭新耸立的样子,似乎就在眼前——我一口气全买了。才知道这个地球上,其他活的青少年,是怎么生活的。

高中以后就不怎么看杂志了,附庸风雅,开始看经典、看名著。还是没那么多零花钱。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买书只能买正版世界名著,其他的,都在书店蹭着看。哦,那些年,我还蹭了不少同学借的言情小说——琼瑶和席绢都看过些许,不痴迷,顶多也就是看的时候,迷恋一下。比较有印象的是一本叫《亲爱的,你被我设计了!》,大概是因为从来没想过:书的题目,可以这样写。内容很快就忘记了。很多年以后,互联网火起来了,我学到一个词:标题党

世界名著是按着《中国青年报》上一系列高考状元访谈的读书清单买的。其实自己一直是个追潮流的人,不过有些青少年追明星,我追的是智商(力)和学业成绩。其实没用对力,这是后话了。

那时可能看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茶花女》、《巴黎圣母院》?还有哪个状元还推荐了夏目簌石的《我是猫》,从不坑小说的我就又坑了记录里的第二本。不知道为什么,死活看不下去。后来高考完,天真的我据此得出一个结论:可能自己真的是智商不够,所以没机会考到状元水平。

再后来外研社推出了书虫系列,就改买中英文对照版本的名著。不过都是些名著缩写本,勉强算看过狄更斯的《双城记》、《远大前程》等等。而且其他的大部分名著,最终成了知道的「著名作品」。

小学暑假,我还上过一期电子琴兴趣班。主要是父母都上班,没人带,送去打发时间,也没指望我学出个名堂来。我也一直以为,自己不喜欢弹琴,没什么音乐天赋。那时候老师从简谱教的,每天还要抄谱,特别无聊。倒是课间大家玩的一个「连电」游戏,紧张又刺激,让我非常期待。直到念中学,有次去姑妈家接妹妹。读幼师的堂姐在练习脚踏琴,她随手教了我最简单的和弦。我才发现:自己被坑了,弹琴原来这么多花样的!千万不要给孩子买儿童电子琴,学乐器一定要用专业器材!

不过,说到音乐,我更喜欢钢琴的音色,尤其是高音位上的嘀灵叮咚,恰似玉珠弹盘。即便节奏热烈激动也不会让人紧张窒息——心情随着节奏的稀稀疏疏、紧紧密密而起起伏伏。又像夏天的绵绵小雨,又或者是大雨过后,势微残留的细雨,打在屋檐窗楞上,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这样的声音,躺在床上,听上一整天,该多幸福呀!当然,并没有这样的机会:这样节奏的雨,能下上一整天,又赶上这样的闲情与时间,能躺上一整天。

数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曾在给另一位数学家哥德巴赫(Christian Goldbach)的信里提到,

音乐是人类的心智在进行计数而并不知道自己在计数时所体验到的愉悦。

而毕达哥拉斯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听觉上的和谐,可以表示为数的关系。而用简单的小数频率比给音程赋值,正是西方音乐重要的音程结构。或许音乐引发的正是人类某些神经元的共鸣?现代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发现:去除文化影响,人类拥有对某些音程的共同知觉反应,比如无论是西方音乐、还是印度和中国的大音乐文化、或者大洋洲岛屿上小部落的音乐,都会反复使用五度音程。科学家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听觉系统特性下,这个音阶确实具有特殊的知觉地位。你看,欣赏音乐并不难,只要成为人类即可。

王诗安 Home

学德语的时候,教我们的老师马库斯来自德国,曾主修哲学(Philosophy)。有一节主题讲音乐(Musik)。我谈起自己那时候喜欢听的一首歌《Home》,开头有一段钢琴伴奏,特别好听。马库斯老师就记下了。隔了几周,上课又做对话练习,我说,自己日程排的很满,孩子在学钢琴。马库斯笑了,你真的喜欢钢琴。我感觉的出来,他是个敏感的人。若是同类,你总会有感觉。后来课程结束,他没继续教我们。听同学们八卦,他请了半年假,和中国女友边打工边环球旅行。班级群里有他发来在墨西哥餐馆打工的照片。你看,人真的是有很多种活法的,就在身边。

常常自我怀疑的我,做过各种心理测试,一直有艺术(Art),但我一直都忽视它,拒绝去真正的了解它。可在听到下面这首曲子时,我没法控制从胸膛深处翻涌而出的强烈情感和念头:有了它,我能一个人过一辈子。

The Piano Guys《Michael Meets Mozart》当迈克尔遇上莫扎特

总有些什么,让你感觉不一样:有时候是人,有时候是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电影,有时候只是一首歌……

也许,人生永远无法避免的是孤独和寂寞。就算生活的色谱,此时一直停留在晦暗的彼端,还是有很多东西能抚慰我们疲惫受伤的心灵——就算一个人,也能淡然品味这生活留下的余味——

** Love what you love.**

changelog

  1. 2019-06-12 09:26:18 2hrs 初稿(哎,写了15min,上个厕所,回来就接不上原来的思路了,快写也变成了慢写)
  2. 2020-09-21 手稿修改
  3. 2020-09-25 增补数学与音乐,脑科学与音乐
  4. 2020-09-25 15:14:05-2020-09-25 16:01:41 修改字词、语句,添加人名信息
  5. 2020-09-26 00:11:14 字词句修改
  6. 2020-09-28 添补科学研究部分,收尾
这是我的原创文章,如果觉得不错,打个赏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