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故事|《傲慢与偏见》

一定得来说说《傲慢与偏见》,是因为被电影版(焦点电影公司发行,由乔·怀特执导,凯拉·奈特利、马修·麦克费登、唐纳德·萨瑟兰等联合主演,于2005年9月16日在英国上映)刺激了, 实在是太不满意电影中, 达西求婚一幕的剧幕处理。

伊丽莎白拒绝了达西第一次求婚,确实是他没有料到的。这于有钱的单身汉的自尊来说,也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他追问原因,两个人发生了言辞上激烈的冲突。对谈结束后,原著中提到,伊丽莎白感到非常虚弱,坐在房间里哭了半个小时。而电影中,将这个场景从室内搬至室外。可能是为了冲突的原因,背景还设置成下着倾盆大雨,两个人淋得湿漉漉地在屋檐下遇见,然后,达西就顶着一副死鱼脸表白了,后面如小说中,两个人激烈地争辩起来。随着剧情推进,两个演员却在一种由愤怒引发的情绪波动下,靠得越来越近,看着想要吻起来(虽然并没有发生)。不知道导演到底怎么想的,这完全不可能是简·奥斯汀的风格。

历史上已有诸多名家点评过奥斯汀:她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及其价值观,并无批判之意,反倒是欣欣然全部接受下来。曾有人曾批评简超脱于世外,明明她的生活(出生于1775年12月16日,卒于1817年7月18日)跨越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法国革命、恐怖时期、拿破仑的兴起和溃败。英国作家毛姆称这是简·奥斯汀的谦逊,她未曾预想自己的小说会在身后多年,还被读者喜爱和阅读。因为她那个年代,一个体面女人既不参政,也不会听到独处男士们的对话。在她的作品中,看不到超脱她生活环境的场景与谈话内容。

而另一位英国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在《普通读者》中为此而称赞奥斯汀:「她一生下来,好像就有一位守在她摇篮边的仙女带领着她在全世界飞翔巡游一遍;当她再躺进摇篮里,她不仅明白世界是什么样子,而且连自己一生的活动范围也都选定了。」

毛姆在《巨匠与杰作》又说,简·奥斯汀与她的时代同步,从她的书信中可以看出,她对当时的状况十分满意,社会等级和有穷富之分也是自然的事情。她的家庭与教士和乡绅有联系,因此小说也没有涉及其他的阶层。

小说的开头成为有名的经典:「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英文原文: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奥斯汀其实在说,看吧,我要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底色上,我的故事角色也只能在这个框里生活。达西的底色是有钱的单身汉,而伊丽莎白是这个时代中乡绅阶层的一位待嫁淑女

仍是在《巨匠与杰作》中,毛姆提到,有人认为简·奥斯汀就是伊丽莎白的原型,这个角色身上也确实能找到简所具有的「欢乐、勇气、机敏和见识」,甚至简·奥斯汀也表示过,在所有的女主人公众最喜欢伊丽莎白。那么,伊丽莎白认同的价值观,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并不会超越奥斯汀。而电影中的伊丽莎白所展现出来的性格,也离我原本的想象,相去甚远。但最难以忍受的,是两处情节的改编: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和求婚后伊丽莎白收到达西信的反应。

我们来仔细分析下原著里的这封信,以及它带来的情节变化。当然,前提是你清楚达西求婚之前的状况:伊丽莎白认为达西是个傲慢,非常不礼貌(uncivilable)的人,而这种傲慢的缺陷,甚至盖过了一个有钱单身汉的光环。求婚事件的发生,将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推向一个顶点。而后故事情节的发展,跟达西送来的这封信关系密切。

信主要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达西解释了为什么要拆散伊丽莎白姐姐和其好友宾利先生的美好姻缘。这点上,他笔下的文字,也依然保持自己特有的傲慢态度,并且直言,自己并不为自己的无知造成一对恋人的分离而后悔(原文:If I have wounded your sister’s feelings, it was unknowingly done and though the motives which governed me may to you very naturally appear insufficient, I have not yet learnt to condemn them.)。

抽出这半段来看,脾气暴躁的姑娘恐怕早要开骂,并且把信撕得粉碎了。但是作为那个时代的淑女,以及伊丽莎白所特有的好奇,她没有这么做。

而在第二部分,达西拆穿了维利先生的谎言。伊丽莎白对达西的态度,也正是从这里开始软化。她发现,自己之前可能被蒙蔽,相信了一套谎言。这种错误使她慌乱,对达西先生的「偏见」也发生了动摇。

这里非常的有意思,想象一下,假如这封信两部分的内容调换一下,会有什么效果?而电影导演还真的把信的内容拆成了两部分,前半截揉进了表白一幕,是面对面的对话;伊丽莎白独自读信的场景,只是获悉了维利先生有关的谎言。也许,荧屏表现比起小说,有诸多限制。但这个结构呈现上的处理,无疑伤害观众对于两位主角的认识。

在小说中,由于这种「偏见」的坍塌,伊丽莎白甚至接受了第一部分中,对于自己家人的「直白」评价(电影里放在了表白的对白一幕,在我看来,冲突过于强烈,而不太像原著中两位主人公所为。)。这从侧面反映出,伊丽莎白认可的价值观,和达西的价值观并未不同。而两个人能互相爱慕,也是建立在同样的社会价值观背景之上。如果说跟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的话,那正是这对年轻人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真实。他们都追求自己心目中认可的真实——基于共同价值观上的真实。

达西的傲慢,来自这种真实。他是有钱的单身汉,这种自我身份的认同,在别人眼里很容易误认为「傲慢」;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他在表白时候,仍然是如此的「傲慢」,他表达爱的时候,仍不自觉地直白表现真实的自己。而这封信能扭转伊丽莎白的态度,也因为她看重的也是真实——正直与诚实。即便是情感上不能接受,她还是对达西对自己家人的评价,表示认同。到这里,「傲慢」与「偏见」的冲突,发生了逆转。

而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另一个细节。简·奥斯汀所生活的时代,是「爱情」刚刚在婚姻里站的住脚的时代。美国历史学家斯蒂芬妮.库茨在《婚姻简史》中提到:

历史上大多数时候,婚姻首先并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以及男人、女人和孩子的愿望。婚姻一方面涉及缔结一门好亲家、增加一方家庭的劳动力,另一方面涉及找一位终身伴侣、抚养可爱的孩子,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婚姻回应了更大群体的需要。它把陌生人变成了亲戚,通过创造范围广泛的姻亲网络,从而把合作关系扩大到直系家庭或小团队之外。

但只有在17世纪,欧洲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才开始侵蚀婚姻的古老功能,鼓励人们在个人感情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配偶,允许两口子挑战外人干涉他们生活的权利。直到18世纪晚期,而且当时只有西欧和北美,自由选择和为爱情而结婚的观念才作为一种文化理想而赢得了胜利。

前面说过,简·奥斯汀是一个没有超脱出自身时代的作家,《傲慢与偏见》初稿写于1796年至1797年之间,实际出版是在1813年,恰巧处于18世纪晚期。那么将《傲慢与偏见》的人物,按回在库茨所提到的时代里,是不是更容易理解了?达西因为家世而阻止好朋友与简·班纳的结合,主要原因是他认为简并不爱他的好朋友;而他自己却爱上了同样出身的伊丽莎白,爱情可以让他克服家世不匹配的偏见,向伊丽莎白示爱。至此,大部分读者已经控制不住,要流下热泪。爱情,多么伟大!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再回到《婚姻简史》中,看看库茨怎么说:

坚持婚姻必须建立在真正爱情的基础上,还意味着:因为任何别的原因而结婚都是不道德的。在1790年代,英国女士们的辩论会就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在婚姻中,有爱无钱和有钱无爱,哪个更糟糕?像简·奥斯汀这样的小说家们,通常安排他们的女主人公在同一个男人身上找到爱情和财政保障,从而回避了这个问题。

是不是听着特别耳熟?哪怕当下是二十一世纪,由于地区性差异,「爱情」与「面包」议题仍不绝于耳。当然,我们引出这个视角,并不是想转向这一个话题,而是想回到小说本身。二百年来,持续不断地有读者喜欢并阅读《傲慢与偏见》,被伊丽莎白与达西的故事打动,真的是仅仅因为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吗?电影里,仅仅向观众呈现生理上的吸引,是不是就能够抓住人心了呢?

台湾作家许荣哲在《小说课(壹)-折磨读者的秘密》里曾说,爱情故事和言情故事是不同的。爱情故事的主角是人,而言情故事里的主角是爱情。我有些怀疑,假如从一部经典的,过了两百年仍拥有广泛读者的小说中,仅仅读到了爱情,是不是真的读懂了这个故事。而从库茨书中获得的启发,让我更怀疑,之前对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理解是否合适?

婚姻是伴随着文明而产生的,它随着时代发展,内核始终在变化。可说到爱情,维基百科love 词条直言,爱情这个词汇,用法与意义多,涉及的情感又复杂,难以给与明确的定义。假如想探索爱情的历史,可能要从哲学开始。

我,更加茫然了。除了回去再重读小说,又能怎样呢?

或者,对比下另一位有才气的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呼啸山庄》(维吉尼亚·伍尔夫盛赞她「只要打开一条门缝,个人才华就一下子全都暴露。」),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让人爱不释手的,到底是爱情故事中的什么。

Referrence

Changelog

  1. 20190112 20min 初版(达西的信)
  2. 20190212 2hrs 补写卡片(毛姆、伍尔夫评简·奥斯汀)
  3. 20190213 1hrs30min 补写卡片(《婚姻简史》)
  4. 20190213 1hrs40min 查找资料,补充细节,整理参考资料
  5. 20190213 约4hrs 终稿
  6. 20190213 约15min 修改错别字,部分表达
  7. 20190213 约15min 修改长句
这是我的原创文章,如果觉得不错,打个赏呗~